1/09/2004

數字會說話

數學之美,不就在它對萬物的一視同仁嗎?!
撰文╱曾志朗(中央研究院副院長,專長為認知心理學)

 如果在一個由10人組成的委員會裡,有兩位委員對所有的議題多年來都持相同的意見,那麼由數學的觀點來看,決定這個委員會運作的成員,其實只有九個人;如果其中有三位對所有的議題長期持相同的意見,則委員會的實際運作人員只有八個人;如果有四位持相同意見,則實際上只有七個人發揮功用……。以此類推,10個人都持相同意見,實際上的運作雖然有10個人頭,卻只有一個意見,整個委員會就是一言堂,美其名為共識,但實質上卻是獨裁。

反過來說,假如在歷年來各項決議案上,10位委員有10個各自獨立的投票記錄,找不出兩個相關的型態,每一個人都不受他人影響,則這個委員會的實際運作人數就是10。這是另一個極端,表示這10個委員並沒有建立任何可能形成共識的理念基礎。

當然,觀察其中兩位委員的投票記錄,也許符合的程度不是百分之百,而是百分之九十,或百分之八十,或百分之七十……,隨著雷同程度的減少,由某一位委員準確去推測另一委員的投票行為的可能性也隨之降低,這是統計上相關的概念。因此,利用統計的方法,我們可以算出其間的相關係數,也可以算出一組人是否屬於同一型態。如果10位委員的投票記錄形成兩個明顯群聚,就代表兩種不同的理念(譬如保守主義與自由主義),兩種不同的意識型態,或兩個政黨、兩個派系的意見。

所以,在一個多元價值的民主社會裡,10個人只出現一種聲音,當然不是理想的運作方式;10個人有10個聲音,七嘴八舌的沒有共識,也絕非理想狀態。在1與10之間,中間數5、6應該是較理想的指標。

有一組數學家利用上述概念寫出計算的程式,去分析美國九位大法官在過去八年來對各項重要法案的投票記錄。分析的結果,九位大法官其實代表了4.68位「理想法官」的意見,這表示九位大法官確實是具有獨立判決,不受他人左右的精神與行誼。他們也分析了435位眾議院議員的投票記錄,結果出現了兩個明顯的群聚,正好反映了屬於兩個政黨(民主黨與共和黨)的議員的政治理念。同樣的分析也用在100位參議員的投票行為上,結果顯示在兩個大群聚之外,另外形成許多小的雜音(noise),這表示有些參議員是「違紀」投票,並不全然聽令於黨的指揮。

政治決策對個人而言是一項很複雜的行為,但長期追蹤一群人的決策表現,卻可以用簡單準確的數學來說明其行為的涵義,令人不得不大大驚嘆這些數學家捕捉心靈變化的能耐!

其實這個數學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在1950年代就被夏儂(Claude E. Shannon)提出來,是資訊理論的一個最重要的數學公式,主要在測量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,多年來被應用在各式各類的問題上。最早被應用在物件的形態認識上,以及測量漩渦中的流體狀態或測量臉形認知,最近也被應用在測量腦的結構,如今,用在複雜的決策行為,也真是令人耳目一新。我不禁要想,如果也有人用這樣的方式來分析我們的大法官歷年來對憲法的解釋,或我們國會議員的投票行為,不知道我們將會看到什麼樣的結果?

但其實最令我感動的是,這些表面上看起來多麼不一樣的問題,竟然可以用同一個數學公式來加以分析描繪。數學的美,不就在它對萬物的一視同仁嗎?!


【本文轉載自《科學人》2003年12月號】

0 Comments:

張貼留言

<< Home